
🏿🎷📙
對于文化作品,我想借用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Paul Ricoeur)的觀點,即我們只能以一種迂回的方式,通過存留在文化作品中的人類象征來理解彼此。巴黎圣母院、天壇、胡夫金字塔、泰姬陵以及《蒙娜麗莎》《清明上河圖》《紅樓夢》等杰作的創作初衷,在經濟上的考量并不比技術上的多。雖然這些經濟和技術問題很快出現在創作中,但它們并不是根本性的。因為這些作品并未回答“這將帶來多少收益?”或“投資回報是多少?”等問題,然而它們的價值無法估量。
我認為,藝術家使不同文明的和平對話與情感對話成為可能。例如,我們邀請黃曉亮與蔡雅玲兩位中國藝術家在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櫥窗展示他們的作品。蔡雅玲的作品《精氣神的共鳴》致敬20世紀中國先鋒藝術家潘玉良,用水晶珠簾生動地呈現了潘玉良的樣貌。潘玉良曾于20世紀到法國進行藝術交流。今天,法中之間悠久的藝文交流史需要繼續書寫。
💎(撰稿:王亨群)面塑里的敦煌
2025/11/18詹文義✾

歐空局金屬3D打印測試 - September 8, 2024
2025/11/18惠凡園⬇

文娛“凝聚青年影視力量讓世界讀懂中國”文化沙龍舉辦,中青年影視創作者分享成功經驗
2025/11/18穆苑嵐🏞

@青年,這些方向與你有關!
2025/11/18曹瑞承🌸

貴州六盤水:稅費服務前移 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稅動能”
2025/11/18浦妍保👶

8月失業率公布
2025/11/17關鳳光🔖

拉夫羅夫:伊朗朝鮮向俄提供導彈?都是美國捏造的
2025/11/17通凡琳🐭

4全會解碼|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如何答好兩道題?|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如何答好兩道題?
2025/11/17秦雨善i

西方在臺灣問題上向中國施壓,扎哈羅娃:俄方支持中國捍衛主權的行動
2025/11/16華誠靜b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優化營商環境重點舉措
2025/11/16公孫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