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競技glubet🌩
格魯競技glubet
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健全綠色轉型財稅政策。積極構建有利于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和資源高效利用的財稅政策體系”“完善綠色稅制,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完善環境保護稅征收體系”。當前,財稅政策支持綠色發展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更好發揮財稅政策杠桿作用?記者進行了采訪。
“近年來,我們著力強化財政資金保障格魯競技glubet,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聯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開展省級海綿城市建設、城市生活污水和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等相關工作。2022年至2023年,組織評選不超過30個城市(縣城)為省級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每年給予一定資金支持,截至目前已安排省級財政資金超10.55億元。”四川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計劃評選10個省級城市更新重點城市(縣城),3年給予地級城市最高1.5億元、縣級城市(含縣城)最高9000萬元資金支持,系統化推進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建設、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老舊片區更新改造等,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綠色財政發揮著重要作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說,綠色財政主要包括綠色財政收入、綠色財政支出、綠色轉移支付等,旨在通過財政資金的收入及支出雙向發力,促進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綠色財政改革實踐深入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中央財政加強資源統籌,綜合運用多種政策措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據統計,近5年,中央財政安排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資金約3000億元,年均增長9%以上。今年,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資金安排340億元,繼續支持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67億元,加強大江大河、重要湖泊、重點海域保護治理;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安排1121億元,引導地方加強生態保護。
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完善綠色財政體制機制。云南進一步完善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將生態功能價值、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等納入資金分配因素;浙江創新構建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將財政獎罰與地方政府努力程度、生態環境質量掛鉤;黑龍江建立健全水、大氣、森林、草原等重點生態要素省內橫向補償機制,獎優罰劣引導全省市縣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認為,下一步,面向綠色發展優化稅制結構,應從擴大稅收調控范圍和增強調控力度兩個方面著手格魯競技glubet,統籌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等中長期目標,增強稅收在資源節約、污染物減排等領域的作用。同時,需進一步研究各稅種稅收優惠政策之間的邏輯關聯,從整體上提高稅收政策體系與稅制結構的匹配度。
以舊換新政策再加碼,提振了居民消費信心。以北京為例,此次針對8類家電商品加大以舊換新補貼力度,與6月實施的政策相比,財政資金補貼范圍擴大到支持一級和二級能效(水效),補貼標準提高到一級能效(水效)商品20%、二級能效(水效)商品15%。政策升級帶動首批落地城市銷售倍增,據統計,北京地區蘇寧易購以舊換新銷售同比增長7倍。
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同樣成為很多地方促進綠色產品推廣應用、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方式。浙江加大強制采購、優先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力度,節能環保產品采購規模占同類產品政府采購規模的比例達到80%以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探索政府綠色采購,將碳足跡管理相關要求納入政府采購需求標準,鼓勵采購人購買和使用低碳產品。
詳情